小贏科技成少勇:科技澆灌金融之花普惠逐夢“五環之外”丨大咖下午茶

財經早餐 發布於:2021-12-16

小贏科技成少勇:科技澆灌金融之花 普惠逐夢“五環之外”丨大咖下午茶

Video Details

導    語

2019年8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了《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中國金融科技行業自此循着更加明確的方向前行。而在前一年,小贏科技作爲金融科技行業的新秀已成功在美上市。

2021年5月26日,小贏科技正式獲得小額貸款業務資格,成爲較早一批由P2P業務轉型成功並獲得全國互聯網小額貸款牌照的公司之一,它的成功也給業內留下了諸多思考。

財經下午茶特邀成少勇先生做客《財經下午茶》對話欄目,分享金融科技、數據隱私安全、大數據風控和普惠金融等熱點話題。

小贏科技成立於2014年,2018年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旗下擁有小贏卡貸等多平台產品。

成少勇,小贏科技副董事長,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美國南加州大學系統工程、MBA雙碩士。先後就職於美國第一資本、交行總行零售信貸部副總經理等,擁有超過20年大型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經驗。

抓住機會,實現人生的價值

財經下午茶:成總,您清華本科就讀汽車工程專業,碩士轉向了經管,後來又選擇留美深造。在您職業生涯的伊始,金融再次登場,當時您爲何選擇邁入金融行業並一直專研至今?

成少勇:這是時代產生的一個機會。我大學讀的是工程專業,80-90年代是中國改革开放早期,整個金融體系在建立之初充滿着激情,也充滿許多空白去填補。當時去美國留學,隨後加入了金融行業。

作爲金融體系成熟且領先的經濟體,美國主要經濟來源於消費經濟,消費金融在它的金融體系內佔比很大。我當時對此切身體會並在當時的環境中獲得了成長,回國後便渴望將所學逐步運用到中國消費金融市場。

改革早期大部分經濟來自於制造業、基建等領域。隨着中國經濟發展擴大,未來逐步走向成熟的經濟體,消費金融和零售金融迎來了全新發展態勢,先進的技術也推波助瀾。在時代面前,經過長期的積累,我想去抓住機會去實現我人生的價值。

財經下午茶:縱觀您的求學和求職經歷,相當豐富,在這其中有什么故事可以同我們分享?

成少勇:回顧小贏科技的發展之路,主要有兩點比較有分享意義:

第一,基於不同國家的不同國情,各國的發展過程對中國未來發展有一定參考價值。過去,曾了解到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消費金融。在中國香港匯豐亞太區任職時,也接觸東南亞、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包括印度、印尼和馬來西亞等。發現消費金融的發展其實離不开國家的歷史階段、文化、宗教等多種因素,和中國的發展階段其實也有共通性,從傳統的公司業務、信貸業務向消費金融轉型是歷史進程。

第二,要掌握理論精髓的核心部分。任職Capital One(美國第一資本)期間,公司規模不大,員工平均年齡27歲,是PC(個人電腦)時代。電腦可以用模型來加工數據,將風險算的更準,定價也會相對更精準,所以能爲用戶、股東等創造價值,也包括創造一家企業。移動互聯網時代,移動智能手機代替傳統的PC,同樣的機會,但數據的處理方式則截然不同。

希望年輕人更多去了解世界上各國的發展歷程,從而理解國家新的發展方向。其次,要關心技術。中國在PC時代的大數據計算能力並不強,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能有一定的彎道超車,得益於在移動手機時代开始發力,大家幾乎在同一條起跑线上。從發展歷程中抓住核心的理念,了解最新的技術去進行一個結合,這十分重要。

財經下午茶:在您的職業經歷中,是有意識地去選擇還是誤打誤撞進入到“金融+科技”的行業?

成少勇:在職業生涯早期,任職的公司以數據爲導向。隨着科技的發展,數據越來越多,人類計算能力越來越強,數據處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強。這和專業的選擇無關,使用基本的模型和數據並不是關鍵,關鍵在於看到這項新技術能夠在金融理論內產生新價值。金融其實存在兩面性,有的人認爲金融本身不創造價值,像制造業可能更貼近“創造價值”,但我認爲沒有金融就沒有經濟的發展。金融並不直接創造價值,它是所有經濟的血液,能將經濟轉起來。

財經下午茶:科技嫁接在金融領域,相關結合產生較好收益,這是否讓您發現另一個賽道或是機會?您和小贏科技結緣,最後選擇加入這家公司,是否當時曾預見小贏科技可以走金融科技之路?

成少勇:各行各業都存在這樣的機會。21世紀的“石油”是數據(信息)。越來越多的傳統賽道慢慢變成基礎設施,數據處理才是真正創造價值的地方,要考慮細分領域裏的市場、客戶、供應商、合作方和政府監管等,最終實現怎樣的價值。例如醫療領域就是利用大數據來解決問題,未來的醫生並不一定是真人,機器人“醫生”也完全有可能,或者未來汽車全變成自動駕駛。新技術的應用場景較多,無時無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未來世界可能相較現在完全不同,要對新技術保持熱情去了解,不應該去排斥。

加入小贏主要因爲雙方理念是趨同。最早加入小贏時,甚至沒有辦公桌。公司成立之初,最早會議和面試都是在咖啡廳裏做的。最早接受面試的一批人,現在大多還在公司任職,成爲公司的骨幹。小贏給大家提供發展的機會,他們也用忠誠來回饋公司。

小贏科技成立之初要用互聯網技術提高客戶的體驗,使金融變得更加容易,進而提升效率。理念相同驅使一羣志同道合的人匯聚一起,最終通過技術投入,努力滿足客戶需要,也同樣需要適應中國的監管機構。

個人相對熟悉傳統銀行體系,在美國、中國香港和大陸都有銀行高管的經驗,算是一個成功的“銀行家”,但這些經歷遠不如加入一家創業公司或者在金融科技上有突破建樹來的更有成就感。

中國老百姓的創業基因很強

財經下午茶:普惠金融的理念深入人心,針對金融資源供需不平衡,您認爲行業如何覆蓋“五環外的金融”?它們的未來發展潛力如何?

成少勇:近年來,“五環外的金融”體系已經隨着普惠金融的普及在不斷提高,包括小贏科技,螞蟻金服這類金融科技公司等。金融服務考慮成本,包括運營成本,獲客成本和風險成本。

普惠金融或者消費金融未來會持續發展,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在“雙循環”的政策背景下,內循環的消費會讓“蛋糕”變得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對傳統機構都將提供更多機會。在金融科技方面,國家剛完成一次供給制改革,去槓杆的過程中,剩下的機構相對較少。“蛋糕”在變大,應該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財經下午茶:金融科技降低了個人借貸的相關成本,“超前消費”等概念的傳播是否存在“蝴蝶效應”?

成少勇:金融有兩面性。一方面,幫助人們提高了生活質量,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就業。另一方面,過高的負債率將直接影響用戶生活,不能按時還款,就可能催生社會矛盾。要避免此類情況出生,產生不必要的社會矛盾。

在互聯網金融大發展的過程中,產生諸多關於借貸、催收和客戶隱私的問題,國家加大力度整頓後,目前情況有所好轉。按照國家的統一政策,對客戶負債率,對客戶借貸利率和客戶隱私數據保護等都有所加強。

財經下午茶:小贏科技正持續發揮助力金融機構的作用,與金融機構相比,小贏科技的用戶畫像是什么?在同小微企業主的溝通交流中,有哪些值得與觀衆分享的理念?

成少勇:小贏科技作爲傳統金融機構的補充,主要針對有信用卡的客戶。他們曾經在銀行裏拿到過授信,或者曾經有較穩定工作和較好資產,平均年齡在30歲左右。假設他們在未來一段時間銀行授信不夠,或者離开工作崗位後希望去創業,或者從城市返鄉創業需要啓動資金,小贏可以提供貸款,在他們人生某一個階段提供支持。

中國老百姓的創業基因是很強的,中國實際上有8000多萬個體戶。很多人靠着做小生意,比如开一家燒烤店,开個美甲館,這一類“小生意”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國大量就業問題,但同時往往需要一些啓動和運營資金,純粹的個體戶不一定擁有自己的公司,但他們的資金需求像創業投資一樣也需要被滿足。

小贏通過大數據,準確的看到這部分人的歷史信用等情況,判斷是否可以滿足資金需求。中國的國有企業很大,但就業人數有限,需要廣大中小企業和個體戶來參與進來,解決幾億勞動力的就業問題。

小贏在過程中親歷過很多個體戶從开始解決生計,最後自給自足走上致富的道路,也將他們的經歷和故事寫成文字或拍成微電影,分享和傳播正能量。

守正出奇,是行業“護城河”

財經下午茶:防範金融風險,保障資產安全對金融科技公司尤爲重要。小贏科技貸款總額逐步擴大的過程中,大數據、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的應用對借貸風險防控有何意義與價值?

成少勇:小贏科技在大數據風控上持續大力投入。經歷過去幾年經濟下行和互聯網金融整治的周期,包括疫情的衝擊,小贏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資產質量,也側面反映了風控相關能力,能夠保證資產安全。

從資金端來講,資金基本上來自於持牌機構,提供給機構的資產相當穩健,無論從銀行消費金融或者是信托,小贏在持續爲持牌機構提供優質的消費金融資產。

後疫情時期,在整個中國去槓杆的經濟環境下, 痛苦還是有的。隨着國家政策逐步走向“雙循環”,內循環的消費必不可少。未來中國經濟的主要增長點可能是國內的消費,小贏一直在消費金融上有較強風控能力,未來將繼續努力。

財經下午茶:如果再出現一個類似助力金融機構的金融科技公司,小贏如何看待與其在同平台進行競爭?在數據安全與合法合規性方面,相比現存的以及可能出現的競爭對手,小贏科技的態度與優勢是什么?

成少勇:現在想進入這一行業,還是有一定門檻,包括要有很強的獲客、運營和風控能力,並不是說絕對不可能,但是可能性已經很低。

不光是技術難度,組織結構上也有難度。成立一家新興公司,形成自身的企業文化很重要,這些因素促使公司必須要用較高的成本去滿足監管和合法合規性。在這種情況下,做到兼顧低風險和業務量大,入局門檻相對較高。

小贏科技從來不滿足只達到監管部門文字上的具體要求,更追求在精神契合。早在監管未提出要求時,提前部署开展大量工作,並完成要求。在長期合規過程中,堅持提高業務各項能力,包括風控,客戶信息保護等。這不是一朝一日,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

公司人力資源大部分集中在科研和風控人員上,目前一共有400人左右,技術人員和風控人員佔比70%左右。人力成本不容小覷,但也正是人才的累積奠定發展的基石。

中美資本市場的估值邏輯

財經下午茶:作爲一家在美上市的金融科技企業,從行業角度您如何看待中概股現階段的表現?

成少勇:近期整體中概股的估值都有所下降,不光是金融科技領域,還包括其他各個領域,包括互聯網、芯片等。中國公司估值都遠低於美國公司估值,存在復雜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因素。

美國的傳統金融機構在金融體系裏佔比較大,因此金融科技公司做出部分顛覆或者改變,則非常被資本市場看好。金融科技在美國是火熱領域,美國大概三分之一的風投,都投入到金融科技裏。

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其實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的金融科技公司,只是所處的市場環境,面臨的客戶監管等不同。其他公司正在做的事,實際上都是中國金融科技做過的。中國前期金融發展較快,現在是調整合規的階段。

在不同階段,資本市場評價公司有它的邏輯。最終還是要服從監管,服務好客戶,企業才能長期發展。長期來講,爲股東創造價值和保持長久穩定的盈利是最重要的。

2024/04/28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