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半導體壯大前,台灣的護國神山是什麼?它霸榜23年最大出口品,是經濟起飛的基礎

admin 發布於:2024-03-28

紡織曾霸榜台灣23年最大出口品(新新聞資料照)

生管會成立的各種專案小組,大都是救火隊性質,解決急迫面臨的問題。尹副主委了解生管會是臨時性組織,解決面臨的短期問題。但他考慮到台灣未來長期發展,率先做好奠基工作,於是他研究結果,優先發展電力、肥料及紡織工業。因電力是所有工業發展之動力,同時也是人民生活改善所必需。而肥料與紡織有關民食與民衣,皆是人民生活所必需,且需大量進口供應,是每年消耗外匯最大者(肥料及紡織品進口約佔總進口額近30%)。即使原廠全部修復,也不能滿足需要,必須擴建及增建新廠,以替代進口,並為未來長期發展作準備。

1. 優先發展電力

當年台電規劃,除完成烏來發電所外,還規劃興建立霧及天輪兩水力發電所,因需資金龐大,經生管會電力小組研究討論後,因資金難籌,暫時擱置,待籌到資金再進行。

1950年底美援恢復,生管會即商請美援當局大力支持,獲得美方同意後,台電即刻積極進行,至1953年生管會結束時,台電發電裝置容量已達36.3萬瓩,超過日據時代最高發電設備。

1953年,生管會結束,另成立經濟安定委員會(簡稱經安會),下設工業委員會,尹先生就任經安會委員兼工業委員會召集人,他運用美援大力支援電力建設。至1965年美援停止時,台電公司發電裝置容量增至118.6萬瓩,是光復初期的23倍。

延伸閱讀:

2. 優先發展肥料工業

2024/04/27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