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式米线成風口!米线品類霸主即將誕生?

紅餐網 發布於:2021-12-19

今年,原本有些不溫不火的米线品類,隨着“米线第一股”香港譚仔國際的上市頓時變得矚目起來。而肥汁米蘭年內連續拿到兩輪融資的消息也再一次讓行業內人士對米线這個品類側目。米线賽道的風口期要來了嗎?

本文轉載自餐飲品牌觀察(ID:cyppgc88),作者:紅餐品牌研究院。

最近半年,米线界發生了不少大事件。

  11月,有消息稱主打粵式米线的“肥汁米蘭”拿下過億元的A輪融資,這距離其上輪融資時隔不到半年。新一輪融資後,其品牌估值約10億元人民幣。   10月,香港譚仔國際上市,成爲“中國米线第一股”。據了解,譚仔國際在香港粉面品類中處於絕對龍頭地位,市佔率高達6成。據了解,其接下來將重點發力內地市場。   這期間,全國有700+門店的阿香米线,又被傳开始賣刀削面、土豆粉,由米线專門店變成多元快餐店。   一年前還熱度平平的米线品類突然話題不斷,資本湧入的港式米线會成細分品類的口嗎?“鮎魚入侵”會對米线競爭格局將產生哪些影響?米线跨界是否能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觀察君接下來將着眼於整個米线市場,帶你來觀察整個品類的創新方向以及發展趨勢

羣雄割據的米线市場,競爭升維   首先我們來看看米线整個品類的概況。   米线作爲一個可標準化、規模化的快餐品類,潛藏着巨大的商機。而疫後也出現了逆勢而上的趨勢,企查查的數據顯示,今年米线相關企業的注冊量,相比無疫情影響的2019年都有明顯增長。企查查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在業/存續的米线企業有11.7萬家。     而米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賽道早已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連鎖品牌,但知名度較高的頭部品牌卻大部分仍在深耕區域市場。從發源地與經營範圍來看,全國米线市場隱隱呈現出“四分天下”的局勢,大致可分爲山東、江浙滬、華南、雲南本地四大陣營。     首先,我們來看山東陣營。米线是雲貴川的產物,可是國內不少知名米线連鎖品牌卻是從地理位置較北的山東起家。   雖然阿香米线的總部在上海,但是阿香米线是從山東淄博發家,所以我們這次把阿香也劃分到了山東陣營中來。除了阿香之外,過橋源雞湯米线也發家於山東淄博,目前开出了90多家連鎖門店;旗鼓村米线發家於山東濟南,开出近50家連鎖門店。阿香、過橋緣、旗鼓村形成山東米线市場的三股勢力,相互較量,其中阿香米线最爲強勢。   華東區域陣營則以江浙滬品牌爲主。其中,2010年創立於上海的大鼓米线,它是正新集團旗下的子品牌,背靠正新這棵大樹,大鼓米线門店高峰期曾經達到了500+,但隨着疫情的爆發,再加上“主战場”上海市場這兩年流行港式米线,傳統的雲南米线市場或受到影響,所以明顯看到其开店速度在放緩,目前門店360+。   發家於蘇州的老媽米线,三代經營,在江蘇等地已經开出了50多家門店,是蘇州家喻戶曉的米线連鎖品牌;另外還有發家於杭州的十秒到過橋米线,通過加盟的方式在全國开出200多家門店,體量規模不可輕視。但和大鼓米线一樣,同樣受到疫情和市場新秀們的衝擊,門店相比年初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再者,是以廣深爲主的華南陣營,其中蒙自源與雲味館品牌聲量處於先列。   蒙自源創始人是土生土長的雲南人,在東莞發家,目前已在全國开出超700+門店。這些年來,蒙自源算是走得比較穩妥的米线品牌。 蒙自源門店,圖片來源:品牌官微

雲味館在深圳創立,目前有80多家直營門店,曾經憑借超高的坪效和出餐效率而擁有一定的知名度,不過後續發展步伐並不算快。   最後,是以昆明爲中心的雲南本地市場,這裏以橋香園、建新園、青和小鍋米线爲代表,它們扎根在雲南本地市場,主打地道的雲南風味,在雲南當地享有較高的市場知名度。   其中橋香園和建新園是當地品類元老,青和小鍋米线則是後起之秀。雲南的橋香園嘗試過走出本地市場,但因家族內訌影響向外發展腳步。青和小鍋米线曾向北上廣深發起進攻,但效果不佳,現在還是以經營雲南本地市場爲主。   總的來看,米线品牌區域化發展的特色較爲明顯,頗有羣雄割據的意味,華北市場裏以阿香米线、過橋緣並驅爭先,華南市場蒙自源一馬當先,華東市場則是大鼓米线與十秒到過橋米线一較高下,如今還加入了肥汁米蘭這匹黑馬。   區域龍頭不少,但相比動輒幾千家門店的麥肯等西式快餐品牌,米线品類的全國超級霸主尚在缺位中,目前門店數最多的阿香米线門店數也還未突破1000家。   不過,隨着今年大量資本入場,“米线第一股”這條大鮎魚入池,前幾年發展得不溫不火的米线品類如今也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

細分品類融合是趨勢,港式米线成風口

  11月,據有關報道稱,肥汁米蘭完成了億元A輪融資,估值達到了10億元。本輪融資由不二資本領投,三角資本跟投,老股東紅點創投追加投資,光源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   這個消息無疑給波瀾不驚的米线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似乎也讓業內看到了未來幾年米线的創新方向——細分品類融合。   1. 雲南小鍋米线+港式米线=港式小鍋米线   肥汁米蘭創立於2017年, 不同於市面上普遍主打雲南、廣西風味的米线,肥汁米蘭主打粵式風味。“肥汁”意指其濃鬱濃厚的美味湯底,“米蘭”則爲中國古字“糷”,明清之時,米线又稱作“米糷”。   何爲粵式風味?這其實是品牌方或者媒體對其融合口味的一個定義,準確地說,它其實是港式風味和雲南小鍋米线的結合體。   肥汁米蘭的主打產品是招牌炸醬小鍋米线、濃湯魚汁小鍋米线,以及豚骨上湯小鍋米线等。店裏的澆頭小料有幾十種,比如魚皮、午餐肉、肥牛、蟹柳棒、魚豆腐、鴨血、墨魚丸、娃娃菜等,而這種單底多澆復合味型的喫法,在香港的米线餐廳頗爲普遍。米线的湯底基本都是濃湯熬制,食客可以隨意加入魚丸、肉腸和雞翅等香港街邊小食。   小鍋則是基於雲南的小鍋米线。很多人都知道,過橋米线是雲南美食的一張名牌,去雲南旅遊的人都會去喫一碗過橋米线,但雲南當地人更喜歡喫的是深藏在小巷子裏面的小鍋米线,其特點是用銅鍋在炭火上小鍋煮沸,加入鮮肉,喫起來鮮、辣、燙。   肥汁米蘭,圖片來源:品牌官微   除了將米线口味進行改良創新,品牌更是結合香港文化,打造出復古港潮門店風格來強化品牌認知。   縱觀肥汁米蘭的門店設計,復古港潮的設計特色顯著,霓虹燈、發光屏風、蕾絲牆、復古路燈、機理花磚、格子布、城市風情圖等元素的運用,將港風、港韻以一種新潮的形式演繹出來,也將肥汁米蘭與傳統港式茶餐廳區別开來。   事實上,市場上定位港式米线的幾不可見。得益於產品以及門店形象的明顯差異點,肥汁米蘭一經面世就受到消費者追捧。   肥汁米蘭在上海發展的早期,开一家火一家,門店門口常常大排長隊。因爲它堅持湯底現熬,所以入座後也要等待30分钟左右才能食用——這讓消費者的用餐耗時較久,從而讓消費者形成了“排隊數小時才能喫上”的印象,卻反而吸引了更多慕名者前往。   肥汁米蘭門店,圖片來源:品牌官微

开業4年,目前肥汁米蘭已开出了20家直營門店。從去年开始,它逐步布局上海周邊城市,目前,其在南京、常州均已开出首店。也就是說,肥汁米蘭在今年獲得融資之前,就已經是當地的高人氣網紅餐廳了,還引領了“港式米线”跟風模仿潮。肥汁米蘭的走紅也充分說明了這種融合口味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   2. 單店模型優秀,易發展連鎖   在觀察君看來,高人氣加上品類的差異化,是肥汁米蘭被資本看好的直接原因。而能獲得10億估值,還在於其單店模型優秀,可謂一個成熟且易於復制的樣本。觀察君仔細梳理後發現其有以下幾方面的特徵:   首先,產品標準化程度高,易復制。   在紅點創投合夥人平怡看來,肥汁米蘭標準化的供應鏈與門店運營是其追加投資的原因之一。它烹調的方法不依賴廚師,更像火鍋、麻辣燙的標準化模式,即用特有的調味料將新鮮食材一起烹煮。   其次,豐富的澆頭,打破了米线這一產品的地域口味局限性。   雲南米线本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小喫,在一些品牌把它推廣到全國之後,在味型上早已做了不少改良以適應更廣泛的受衆,比如常規的過橋米线基本就是番茄、肥牛、麻辣口味,而肥汁米蘭不僅打造了多種口味的湯底,還嚴選了50款澆頭,一張菜單可以組合出豐富的搭配,極大地滿足消費者的差異化口味需求。   第三,在價格方面,肥汁米蘭人均40~50元,佔領了中高端米线這個空白價格帶。在這個價格帶中,有足夠的溢價空間,而市場上主流的米线品牌的人均都在30~35元,溢價空間不大。   第四,環境上“千店千面”,豐富了就餐體驗。創始人關辰表示,肥汁米蘭希望能夠做到千店千面,確保每家門店都可以保持80%的核心元素+20%的特色文化設計比例,以更好推廣品牌。   肥汁米蘭門店,圖片來源:品牌官微   最後,肥汁米蘭的擴張模式也較輕。肥汁米蘭在上海以外的地區採用城市合夥人制度,當地餐飲巨頭進行注資並提供資源支持,肥汁米蘭只進行管理。在一些重點市場,或者沒有合適合夥人的城市,肥汁米蘭可能开設分公司進行直營。   拿到融資後,肥汁米蘭的門店拓展計劃开始加速。其創始人關辰接受36氪採訪時透露,肥汁米蘭計劃到今年底开出30家門店,預計全年銷售額在1.2~1.3億元之間,2022年全國範圍新增門店預計將達到100~120家。   3. 港式米线迎風口   目前看來,肥汁米蘭未來的最大競爭優勢在於市場空白與先發優勢。不似重慶小面、蘭州拉面這樣“有市場、無品牌”的細分餐飲賽道,港式米线在中國內地屬於新鮮的細分餐飲品類。   肥汁米蘭也已經利用自己的先發優勢,在消費認知中初步建立了“港式米线=肥汁米蘭”的認知,後續繼續強化品牌與品類的強綁定認知,其品牌發展勢頭有望繼續保持。   不過在觀察君看來,暫時的出挑卻不代表着能持續領先。因爲米线的準入門檻不高,市場機會也並非爲肥汁米蘭所獨自佔有,它的品牌護城河也尚未穩固形成。 觀察君發現,目前,全國各地都已出現不少主打港式米线的品牌,尤其以上海居多。比如香港九咔米瀾、香港肥鍋米线(又名肥鍋港式炸醬米线)、琬記米线、幸運香港仔米线、港喫港喝等。   其中,香港九咔米瀾發展最快。觀察君了解後發現,其所屬的上海九咔餐飲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才成立,如今已有43家連鎖門店。香港肥鍋去年六月才开第一家店,如今已有30多家連鎖門店。琬記米线,2019年开第一家店,如今7家連鎖店。   這些港式米线品牌大都是2019年之後才成立,而且人均都在30元左右,相比肥汁米蘭,它們的價格定位更大衆,同時也意味着客羣更廣,這代表着未來他們都將成爲肥汁米蘭的有力競爭對手。   隨着肥汁米蘭被資本關注,港式米线或迎來更多入局者,誰能借助窗口時機快速擴張,誰就有機會贏得更多市場。

譚仔國際正在“入侵”,米线市場將迎鮎魚選手

如果說肥汁米蘭融資於行業來說是興奮劑,那么“中國米线第一股”的誕生,則爲行業豎立了標杆,雖然譚仔國際是香港公司,但進軍內地市場已是司馬昭之心,也必然在行業內引發鮎魚效應。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強勁選手有什么優勢和特點。   1. 背靠日本公司,連鎖化運營管理很強   今年10月,譚仔國際成功在港股上市。它是香港知名米线品牌「譚仔雲南米线」和「譚仔三哥米线」的運營商,在中國內地及新加坡亦擁有門店。   圖片來源:招股書截圖 根據招股書顯示,截止9月30日,譚仔國際一共運營156間餐廳,其中香港地區150間(76間譚仔餐廳及74間三哥餐廳),位於廣東深圳的3間譚仔餐廳,及新加坡的3間三哥餐廳。   其招股書顯示,過去一年裏,譚仔國際一共賣出了3073萬碗雲南米线,平均每間門店每天可以賣出640碗。根據第三方數據,按2020年的收入計算,譚仔國際在香港亞洲面食特色餐廳中排名第一,佔據了整個香港亞洲面食約64%的市場份額,是妥妥的市場龍頭。   對於譚仔米线,香港本地人和常去香港的內地遊客不會陌生。但鮮爲人知的是,譚氏家族祖籍湖南,上世紀60年代才到香港定居,1996年譚氏兄弟在香港長沙灣永隆街开出第一家譚仔雲南米线,後因爲兄弟間經營理念不和而分家,形成了上述兩個品牌。   2017年5月,日本餐飲巨頭東利多集團宣布以10億港元,收購了譚仔雲南米线的所有股權。同年12月,東利多再次以11.1億港元收購譚仔三哥米线。   東利多是日本著名烏冬面連鎖品牌丸龜制面的母公司,旗下還擁有炒面和拉面連鎖品牌,截至2020年底,東利多集團在全球共有857家連鎖門店,目前市值超過2200億日元,每年收入超過1400億日元。   至此,東利多將相愛相殺十多年的兩個譚仔雲南米线品牌均收入囊中。之後又花了好幾年時間來整合品牌,其中包括將兩家原有的中央廚房合二爲一,從而加強標準化程度和管理效率。此外還引入了一系列日本的標準化管理流程,包括食物加工、餐廳管理、顧客服務、清潔、員工培訓及質量控制等。   在日本公司的經營下,譚仔雲南米线取得了不錯的增長。近三年來,隨着門店增多(收購後新开了50多家),營收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經營利潤呈上升趨勢。而業內猜測其此次上市也是爲了進行更進一步的全球化擴張。  圖片來源:譚仔國際年中報截圖   2. 產品融合西南菜式,豐富湯底小食提供“混搭”體驗   譚仔國際能在香港粉面界做到市場龍頭,產品也有是有其獨特之處的。因爲譚氏家族祖籍湖南,或受此影響,譚仔的米线融合了很多中國西南部菜式。觀察君總結後發現,它的主要特色就是通過各式各樣豐富配料、湯底和10級辛辣程度,給顧客提供“混搭”的美食體驗。   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自選配料豐富。其港式車仔面產品,自選配料豐富,有20多種。譚仔及三哥的米线產品,以港式車仔面風格而最爲知名,在港式車仔面產品中,顧客可按菜單逐個選擇其喜愛的配料加入米线。店內的配料多達20多種,包括各種肉類、肉丸、內髒、蔬菜、菇類及豆制品,能夠根據顧客需求量身定制出衆多組合的米线。   湯底及辣度選擇豐富。這是譚仔米线與傳統港式車仔面的不同之處,這也是譚仔自認爲從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元素,就是根據自家祕制配方烹調出的辛辣湯底。 譚仔目前提供五種標準湯底,即麻辣湯底、湖南酸辣湯底、重慶酸辣湯底、鮮番茄湯底及清湯底。三哥提供六種標準湯底,多了一種原創的胡辣湯底。此外,這兩家還提供多種辣度可供選擇。   借鑑西南菜式,小食口味獨特。譚仔米线的小食包括以不同調味料調味的烤雞翅以及各種拌辣醬的冷盤菜,這些小食因獨特口味及街坊菜式風格而受到好評。   值得一提的是,譚仔和三哥的配料及小食類似,但湯底有很大不同,這是兩者最大的品牌區隔。在其招股書上這樣形容:譚仔的湯底口味較清淡、鮮美,有一種溫暖的合家氛圍;三哥的湯底較爲濃厚,特色是蓬勃年輕、活力四射,因此兩個品牌各有各的受衆。   3. 高度標準化和可擴展的業務模式   觀察君認爲,譚仔的另一大優勢,是建立了高度標準化和可擴展的業務模式,可有效有系統地成功復制到其他新市場。   首先其標準化體現在餐廳的食物處理程序上,餐廳主要是借助中央廚房提供的半加工材料來進行烹飪的,例如米线及配料在餐廳只需要滾煮,小食主要爲烤雞翅和冷盤,這些都非常便於操作,易於復制。據了解,譚仔的中央廚房目前有兩家,一家位於香港,一家位於新加坡,這兩家中央廚房負責處理湯汁、醬汁醃料及其他食材,保證口味統一。   其次,設備也是一大亮點。譚仔與第三方共同开發了多類不同烹飪設備,如自動米线烹煮機及煲湯鍋等,只需適當培訓就能操作,減少人手的同時確保了穩定出品。   第三,採取集中採購方式,這樣便能確保以穩定的價格獲得更高品質的穩定食材供應。還有像清潔及消毒、員工培訓及質量控制等,譚仔都有相關標準化的營運政策及程序,保證了門店的高效運營管理。   圖片來源:譚仔米线官微

由此來看,擁有扎實根基的譚仔或將成爲內地米线市場的一匹實力黑馬。2021年4月,譚仔米线在深圳开了第一家分店,當天排號1300位,目前深圳已有4家分店,還有2家即將开業,而已开業的這幾家店的人均在50元左右。據本月發布的譚仔國際半年報顯示,深圳已开門店的收益及經營利潤率全部符合管理層的預期,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   不過觀察君認爲內地消費者到底會不會爲港式米线买單尚未可知。雖然有不少網友表示,譚仔米线和市面上其他米线有很大不同,口味很豐富,不過也有網友說其性價比不高,出品器具和環境體驗比較一般。未來譚仔到底能否在內地市場大展拳腳,觀察君也拭目以待。  

跨界推粉面燒烤等小喫,探索新的贏利點

跟上述兩個品牌極大地豐富米线的湯底或者配料的做法不同,米线頭部王者阿香米线,雖然今年也同樣採取了豐富產品的經營策略,但它沒有聚焦米线,而是跨品類增加了米飯、刀削面和土豆粉等。   阿香米线創立於2000年,距今已發展了20年,主打客單價30~40元之間的雲南風味瓦罐米线,比如番茄米线、酸菜麻辣米线是其口碑產品,門店大多選址在購物中心和商場,如今在全國門店數量已達720+。   隨着品牌的發展,阿香米线一邊深耕米线品類,比如打造了主打年輕市場的哚哚米线,如今已在全國开出70多家門店;一邊不斷嘗試融入新品類。   據了解,阿香米线在此輪增加粉面品類之前,就已經上线了“米飯套餐”,如今又上线了“刀削面”“土豆粉”“南昌拌粉”。   目前上海不少門店均以新形象示人,門頭變成了“阿香米线土豆粉刀削面”。不過門店現有的口味味型並沒有發生變化,只有主食食材增加了土豆粉和刀削面的選項。湯底不變只增加了主食材品種,極大地提高了產品的靈活性。   此外,阿香門店還上线了兩款“南昌拌粉”。很多業內人士認爲阿香米线此舉打破了以前只賣雲南米线的產品策略,相當於變成了一家快餐集合門店,把市面上比較火的品類都引入進來了。   1. 跨品類拓客,米线正在打破邊界   阿香米线爲什么要這么做?不少分析認爲,跟商場客流減少有關。   購物中心因爲近幾年飽和競爭,導致分流嚴重,可以說紅利在逐步退卻,再加上疫情影響,商場餐飲這兩年日子並不好過。據相關平台監測的數據顯示,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全國購物中心總客流同比下降了8%。   所以在流量下滑的嚴峻形勢下,不少商場餐飲商家都在努力破局,擴品類就成爲很多單品快餐店拓客、提高客單或消費頻次的常規操作。   阿香的門店大部分都是商場店,而刀削面和土豆粉,也都是經過市場驗證的大基數小喫,受衆非常廣泛,能最大程度地引流。  

阿香米线門店,圖片來源:品牌供圖 不過單品快餐店增加品類的“副作用”也很明顯,首當其衝就是加大了供應鏈的復雜程度,增加了備材/餐、損耗以及人工成本,但阿香在這方面的做法比較聰明,就只增加了主食材,而沒有重新研發新的味型。也就是說,它的供應鏈幾乎不變,只不過增加了刀削面、土豆粉等食材供應而已。   這種產品策略是否湊效?事實上,阿香早在去年就已在個別門店試驗過這種模式,如今大範圍鋪开可能就意味着是行得通的。   觀察君翻看網評發現,顧客對這種“跨品類”的動作也並不反感,幾乎沒人說它以前是專賣米线的,怎么突然賣刀削面和土豆粉了?雖然大多數人還是喫米线,但也有不少人表示門店上新了愿意試一試。在觀察君看來,也許很多消費者並不care什么聚焦定位理論,不管你賣什么,他們只認好喫不好喫。   2. 米线頭部都在做多元化產品   事實上,阿香米线並不是米线界第一個跨品類經營的,好幾個品類頭部都早已將產品多元化。   全國有700+門店的蒙自源,很早就在菜單上增加了米飯,比如臘味竹筍幹飯、梅菜扣肉飯、風味小炒過橋飯等,還有像餈粑、小酥肉、鴨血豆腐這類火鍋常見小食,椒香雞翅、藤椒雞肉串等燒烤產品。   全國有360+門店的大鼓米线,也早已在菜單上推出各種煲,取名“全聚”系列 ,比如全聚牛雜煲、全聚牛腩煲、全聚雞爪煲等,除此之外,還有牛骨類產品,當然也有湯粉和面類。   觀察君也發現,上海米线top10榜單上,有一家經營了20年的社區老店雲之橋,從一开始做的就是過橋米线+上海餛飩,門頭上就這樣寫着,說明這種小喫混搭是有市場基礎的。   其實米线在近幾年的連鎖發展過程中,各品牌都在探索品類的差異化創新,除了打破了正宗雲南過橋米线的繁瑣喫法,在湯底味型上不斷推陳出新,如今更是“內卷”到跨品類的融合,就比如雲海餚旗下新推出的刀小蠻半只雞過橋米线,產品結構就是“雲南米线+滇味燒烤”,目前已开出了22家直營門店。   還比如海底撈推出的“秦小賢”,就是以西安紅油米线爲主打,結合西安肉夾饃等性價比小喫,开闢了新的米线快餐模式,如今在北京已經發展出了3家連鎖店面。   或許在品牌創業初期,聚焦單一品類更容易打品牌,但隨着品牌的規模越來越大,單一產品再也不能滿足大部分顧客的需求,這時候“米线+烤物”“米线+地方小喫”這種多元化產品組合模式或許才能帶動新的增長。   小  結   表現平平的米线品類迎來了新鮮血液,一下子變得沸騰了起來。新鮮血液的加入給米线賽道帶來了差異化的新模式、新品類,在爲行業注入新的消費趨勢的同時,也必然會加劇米线品牌間的競爭,要想突圍而出得講究打法。   根據上述米线品牌的動態,以及品類整體的競爭態勢,觀察君大致總結出5點品類的創新方向,供行業從業者參考。   1. 挖掘細分品類融合的機會。 比如肥汁米蘭、譚仔雲南米线,都是將雲南米线和港式米线(豐富配料的)喫法做了融合改良。   2. 聚焦小衆米线品類。 經過了上一階段一窩蜂做特色鮮明的雲南過橋米线,同質化嚴重的當下,大家都开始尋找小衆米线品類。比如秦小賢开發的就是西安紅油米线,還有的品牌聚焦川式米线,比如犛牛道酸菜牛肉米线和炸舌泡椒牛肉米线,而賦予香花甲米线,則做的是典型的重慶米线。   其實雲南米线品種豐富,除過橋米线外,還有小鍋米线、豆花米线、罐罐米线等種類。這些產品雖說不夠知名,但作爲單品來說,也具備極強的口味普適性。所以說,雲南本地米线口味還未完全被挖掘出來,全國的細分品類還有很多空間待开發。   3. 豐富米线配餐/小食,產品更加多元。 比如譚仔雲南米线以西南風味小喫打出口碑,刀小蠻加滇味燒烤,都是爲了豐富產品結構,阿香米线跨界粉面小喫本質也是如此,就是爲了讓產品更加多元化。   4. 渠道上回歸街邊和社區。 肥汁米蘭是從街邊店开火的,阿香受商場店客流減少的影響才跨界賣面條。觀察君認爲,如今,購物中心以外,社區、商業街等街鋪,或許會是渠道差異的好方向。就比如大鼓米线在疫情後,考慮重點开發街邊鋪,經營新的渠道。蒙自源今年擴張很快,前11個月开店100多家,主要是开闢了新渠道,下沉到了下沉市場。   5. 速食米线賽道突圍。 隨着螺螄粉零售產品風靡全網,米线零售也大有可爲,因爲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相比完善健全的螺螄粉全產業鏈,米线零售還未有知名的品牌出現,不過自嗨鍋、張生生等速食品牌目前已經在布局米线產品线。 因此,米线品牌選擇進入速食米线賽道,或許也是個時機,不過這對品牌供應鏈、技術、資金、營銷等層面的要求都比較高。   隨着今年資本的加持,米线行業鮎魚效應也將逐漸顯現,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角逐出真正意義上的品類霸主。


2024/04/29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