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SPAC上市在即!港交所新業務發展超預期

中國基金報 發布於:2022-03-12

中國基金報記者 秦薇 葉詩婕

近期,俄烏衝突對港股走勢造成極大影響,恆生指數在跌穿2020年3月的“疫情底”後,繼續下探險守20000點,但盡管港股市場震蕩劇烈,新生制度SPAC(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依舊逆市而上,遠超預期。

自SPAC制度1月1日生效以來,至今港交所已經收到9份SPAC上市申請,且今年前兩個月每月均有4份新的SPAC上市申請,驚豔市場的同時,也超越了亞洲率先引進SPAC制度的新加坡交易所(“新交所”)。有分析稱,背靠中國內地龐大的市場和企業資源,港交所SPAC具有獨特優勢。

“長期以來,香港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IPO集資上市地之一,在協助內地企業獲得國際資本方面佔有優勢。我們預期主要業務在內地的SPAC並購目標,將繼續視與在港上市的SPAC 合並爲吸引選擇。”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咨詢組合夥人劉大昌認爲。

最快3月中 “港股第一SPAC”可上市

2月下旬,香港首家SPAC Aquila Acquisition(“Aquila”)已經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於本周开始路演和配售,募集資金10億港元。如果上市進程順利,Aquila將成爲香港市場上首個上市的SPAC公司。

Aquila由招商銀行旗下的招銀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招銀國際資管”)及其高管持有的AAC Mgmt Holding Ltd(“AAC”)發起成立,今年1月17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

(來源:Aquila招股書)

市場消息稱,由於香港市場近期走勢疲弱,Aquila在通過聆訊後推遲了上市進程,計劃本周內开始路演及配售,3月11日建簿,預計3月22日掛牌。

3月9日,Aquila更新了聆訊後的招股書,計劃發行1億股A類股,每股A類股份的發行價爲10港元,募集資金總計10億港元。市場消息稱,配售首日,Aquila就已經獲得足額認購,投資者包括多家一线投資機構和全球SPAC的主要參與者。

根據招股書,Aquila的A類股份每手买賣單位最低須爲100萬港元,其IPO面向的專業投資者包括信托總資產不低於4000萬港元的信托法團,擁有投資組合不低於800萬港元或擁有總資產不低於4000萬港元的法團或合夥,以及擁有投資組合不低於800萬港元的個人投資者。

Aquila提交的初步招股書顯示,其重點關注亞洲,特別是中國有科技賦能的新經濟領域的公司,包括綠色能源、生命科學及先進科技與制造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Aquila的發起人招銀國際資產管理的母企招商局集團,有媒體分析稱,Aquila作爲先頭部隊,象徵意義大於一切,顯示了中央政府對港股市場的支持。

聚焦新經濟各有側重

中資背景濃厚

中國基金報記者仔細梳理已遞表的9家SPAC公司後發現,盡管側重領域不同,但所有公司都聚焦相似領域,且發起人大都實力雄厚,同時,絕大部分具有中資背景。

(9家港股遞表SPAC公司相關信息 來源:中國基金報記者整理)

總體來看,這9家SPAC都聚焦新經濟行業,如綠色能源、生命科學、先進科技與制造行業、醫療健康、全球性消費領域生活方式公司等。但具體來看,各自之間又各有側重,基本充分利用了投資者手中的資源和經驗。

例如,Tiger Jade將依托泰欣資本背後泰格醫藥及葉小平在中國醫療保健行業中的影響力,通過其行業網絡資源尋找大中華地區醫療保健相關的並購目標;Trinity的發起人中,李寧旗下有中國知名運動品牌李寧,LionRock則專注投資消費領域,其便計劃投資全球性消費領域生活方式公司;Vision Deal HK預計也將依托阿裏巴巴前CEO、嘉御基金創辦人衛哲的行業經驗及技術,尋找智能汽車行業中具備供應鏈和跨境電商能力的中資企業並購。

一位投行人士對基金報記者表示,SPAC項目中發起人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僅需要豐富的行業經驗,還需要能夠爲公司提供發展資源,可以說發起人的“朋友圈”對SPAC的成功以及挑選並購標的都有直接影響。

博大資本投資銀行業務總裁溫天納也指出,SPAC公司屬於“空殼公司”,先募集資金再做並購,因此個人品牌效應有助於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很多SPAC公司都是由知名投資者/人士發起,但發起人對於企業未來運作是否有深遠影響,還要綜合相關人士過去的“战績”來具體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包括Aquila,大部分SPAC申請都有中資甚至央企身影。例如Interra是由央企農業銀行旗下農銀國際與中國私募基金春華資本共同發起;Vivere背後是中概股天境生物以及鼎珮資管。

此外,其中也不乏具有港資特色的企業,例如Ace Eight。其發起人團隊被稱爲“亞洲SPAC教父”的諾圻資本創始人王幹文與港股上市公司皇朝家居主席謝錦鵬,股東也包括活躍於香港政界的立法會議員劉業強。2月底剛提交上市申請的香港匯德收購公司(“香港匯德”),則由香港金管局前總裁陳德霖、渣打銀行前大中華區主席曾璟璇等發起。

劉大昌表示,盡管第一季度市況波動,但相信在未來SPAC並購交易進行時,SPAC 制度依然可爲香港市場帶來動力。“SPAC必須在上市後2年內公布建議的SPAC並購交易,並在上市後3年內完成交易。他們將物色來自內地和東南亞的高增長、創新及新經濟行業企業,並吸引他們赴港上市。”

趕超新交所

優勢獨具

新交所於去年9月率先推出SPAC制度,但生效3個月後才收到首份上市申請,而目前雖已有三只SPAC上市,但上市後的表現不盡如意,只有淡馬錫旗下Vertex Venture Holdings Ltd發起的Vertex Technology Acquisition Corporation未跌破發行價。

不同於新加坡市場,香港市場上的SPAC IPO的發售和买賣均不面向個人投資者,而是爲專業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渠道,市場情緒和國際局勢變化對專業投資者的影響更低。Vision Deal的發起人之一衛哲就曾表示,對於穩健型投資機構、家族企業及高淨值個人投資者而言,SPAC具備相當的安全性,在資本市場不確定性環境中,可以選擇分享投資的上行空間,也可以鎖定下行風險。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咨詢組總監譚曉林則認爲,新經濟企業近年在中國內地迅速崛起,當中很多行業甚至還衍生出很多不同的細分賽道,其嶄新的商業模式並非一般投資者可以完全理解。因此,香港SPAC制度講究專業性的優勢將被放大,而新經濟企業也有望受惠於此取得理想的估值。

溫天納認爲,SPAC機制爲初創企業提供了新的選擇,香港的SPAC市場不是單一的市場,而是作爲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背靠中國內地,香港具備一定優勢,不過未來還需時間發展成爲中國的SPAC市場,與全球其他金融中心競爭。

蓬勃發展的SPAC也是對資本市場的“錦上添花”。以SPAC發展最爲成熟的美國市場爲例,SPAC Analytics的數據顯示,2021年美國市場共有613個SPAC上市,同期傳統IPO數量爲968,SPAC上市數量達傳統IPO的63%,今年這一佔比則提高到81%。

上述投行人士還表示,盡管SPAC近幾年發展迅猛,但不會替代傳統IPO,而是作爲傳統IPO的補充。劉大昌也表示,SPAC制度可爲發行人和投資者提供更全面的融資選擇和投資機會,從而提升香港的競爭力。

編輯:艦長

版權聲明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2024/04/28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