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與騰訊音樂的互撕,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嗎?

紫金財經 發布於:2022-05-12

(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音樂這條賽道雖然主要的玩家不多,但這個江湖從來不缺故事,從來也不缺紛爭。

近日,網易雲音樂又雙叒叕上熱搜了。不過這次並不是因爲走心的營銷或者是終於拿下周傑倫的版權了,而是因爲一則公开的“叫板”聲明。

4月底,在“世界知識產權日”的第二天,網易雲音樂在官方微博發布一則《起訴騰訊音樂不正當競爭的聲明》,並留言稱 “國內在线音樂已艱難至此,就不要把功夫下在邪道上了”,同時@騰訊音樂娛樂、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

這份聲明洋洋灑灑近3000字,裏面不僅細數了騰訊音樂“惡意侵權、抄襲設計”名目下的六大“罪狀”,還貼心地爲廣大喫瓜羣衆配上了相關的證據截圖。

衝上熱搜之後,騰訊音樂方面也沒有坐以待斃,其公關負責人陳默很快在朋友圈發文強硬回懟:“碰瓷無助於行業發展”,並擺出了九宮格的反駁證據,一副誓要與對方死磕到底的架勢。

至此,網易雲與騰訊音樂,新一輪的掐架,又一次在萬衆矚目之下轟轟烈烈地开始了。

正面硬剛,又爲哪般?

作爲在线音樂市場的兩家頭部公司,網易雲音樂與騰訊音樂的“糾葛”之深,或許只有當事人最爲清楚。這次網易雲音樂的突然發難,讓人們再次把目光聚焦過來,是什么原因讓網易雲沉不住氣了呢?

Trustdata公布的數據顯示,3月,騰訊音樂旗下酷狗音樂月活1.4793億,環比下滑0.87%;QQ音樂月活1.4698億,環比增長1.32%;酷我音樂月活1.0784億,環比下滑0.88%。同期,網易雲音樂月活4705萬,環比下滑19.52%,下滑幅度非常明顯。

盡管這或許不是網易雲突然炮轟騰訊音樂,先下手爲強的直接原因,但月活的大幅下滑,讓網易雲音樂的危機感大增。

另一方面,伴隨近期各類音樂綜藝的持續火爆,與音樂平台緊密相連的音綜版權,騰訊音樂早以先下手爲強,正在把這個領域打造成傳統音樂版權之外的另一個門檻,反觀網易雲音樂,在這一領域一直沒有大的動作。

據紫金財經了解,當前市面上在播的音樂綜藝中,騰訊音樂已拿下大火的《天賜的聲音3》、《愛樂之都》等節目的音樂版權,另外剛剛收官的《閃光的樂隊》同樣被騰訊音樂收入囊中。

之所以騰訊音樂將目光鎖定到音綜版權方面,原因也很簡單。節目的火爆可以直接帶動相關音樂的播放,從而帶動自身音樂平台的流量增長。像是在3月13日的QQ音樂飆升榜中,出現在第一期《天賜的聲音3》中的《問風》、《孤勇者》、《克卜勒等》三首歌佔據飆升榜的前三位。

另一邊,網易雲音樂在此前對於音樂綜藝版權也曾有所探索,《誰是寶藏歌手》、《時光音樂會》等均有版權。然而到了本季度,網易雲音樂卻並沒有拿下任何一個音樂綜藝。這雖然不是其月活直降近20%的直接原因,但也至少是原因之一。

如果拉長時間线來看,網易雲的月活增長早已疲軟,整個2021年其在线音樂服務月活躍用戶1.826億,較2020年的1.805億只增長了210萬。

以上種種反映到市場上,投資者對網易雲音樂的信心也在逐漸喪失。

自去年12月上市以來,不到半年的時間,網易雲音樂股價已累計下跌七成。如此看來,聲明中所言的“被這種長期依賴的不正當競爭行爲侵擾至忍無可忍,傷害至退無可退”、“將本行業的醃臢醜態公之於衆”可能更像是網易雲背水一战的一步險棋。

不當競爭,籌碼幾何

但凡事還是要講究證據的,網易雲音樂手裏的“籌碼”又有多硬核呢?

首先,是批量化冒名洗歌。

何謂“洗歌”?其實,“洗歌”就是直接照抄音樂的靈魂,然後給它裝進另一副軀殼裏。通俗一點說,就是用現有的歌套詞套旋律套編曲,但在關鍵的地方做少許修改。一首現有的歌,換上新的詞,關鍵的樂句不變,在不關鍵的樂句上做一些修改,編曲和聲音幾乎照搬。

除了洗歌,網易雲還提到,騰訊音樂上部分冒名歌曲的演唱者甚至連姓名都“高仿”原作歌手。對此,網易雲也是不留情面,直接喊話騰訊:“如果用戶要聽‘隔壁老樊’,那就讓他們聽到‘隔壁老樊’,而不是‘隔壁老攀’、‘隔壁老搫’、‘隔壁老擎’……不要把聽個歌都弄的宛如做形近字辨析題。”

客觀來說,以上這些權利都是相關歌曲創作者、歌手的權利,若音樂平台並非代表創作者、歌手起訴,而是以自己的名義起訴,那么就需要整體評估要起訴的對象,例如侵權案例數量很多、侵權行爲非常集中等。

顯然,網易雲在這方面也未必有十足的勝算。而且,音樂抄襲的認定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維權成本很高,判賠比例卻低的離譜。

在紫金財經的小編看來,在這些指控中,性質最惡劣、同時也是最有可能引起相關部門注意的或許就只有這一條:分區域盜播。

根據網易雲的說法,騰訊音樂旗下的QQ音樂屢次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上架其熱門作品,如《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柏松)、《像我這樣的人》(毛不易)、《晚安》(顏人中)等。然而在被維權後,QQ音樂只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這些地區下架了相關作品,在其他地區仍然有播放。

這是否似曾相識?是的,這不就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大數據殺熟嘛。

事實上,工信部早就通報過此類問題。例如,去年8月發布的《關於APP違規調用通信錄、位置信息以及开屏彈窗騷擾用戶等問題“回頭看”的通報》中,就點名微信、騰訊視頻、騰訊地圖、攜程、去哪兒、愛奇藝等43款APP(應用軟件)仍存在問題整改不徹底、技術手段對抗、同一問題在不同地域整改不一致的情況。

“同一問題在不同地域整改不一致”,顯然這一問題已經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在《通報》中,工信部也使用了“技術手段對抗”這樣比較強硬的字眼。

盈利怪圈,變現困境

爭吵之外,對於網易雲和騰訊音樂而言,增收不增利的問題也愈發突出,特別是網易雲音樂,至今沒能跳出虧損的怪圈。

2021年,網易雲實現營收69.97億元,同比增長42.9%;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爲10億元,同比收窄33.4%。而同期騰訊音樂的財報則更“好看”一些:總營收爲312.4億元,同比增長7.2%,歸屬於公司股東淨利潤爲30.29億元,同比降低27%。

一對一PK的話,網易雲和騰訊音樂的營收來源近乎相同,均分爲在线音樂服務和社交娛樂服務,前者包括會員費用、音樂轉授權費用、廣告收入等,後者主要是直播打賞收入。

但騰訊音樂的體量更爲龐大,收入規模大概是網易雲的4.4倍,並實現了超過30億元的淨利潤。可見在騰訊音樂面前,網易雲仍然只是個小弟,雖然業界一直統稱爲頭部兩巨頭,但巨頭與巨頭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的。

但若仔細扒开兩份財報來看,騰訊音樂集團和網易雲音樂的財務狀況其實都不甚理想。去年四季度,騰訊音樂僅實現歸母淨利潤5.36億,同比下降55%,已然腰斬;而網易雲雖然虧損有所收窄,但仍未扭虧爲盈。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網易雲已連續四年虧損,數額接近60億元。

可以預見的是,隨着國內在线音樂用戶規模見頂,它們增長的天花板也是可以預見的。對於它們來說,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开拓新的營收途徑,擺脫對付費訂閱業務、付費會員的依賴。據騰訊音樂CFO胡敏透露,預計今年在线音樂業務運營利潤層面盈虧平衡。這意味着,成本控制將逐步加強,商業化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在流量困局之下,兩大巨頭如何提高月活、如何提高單個付費用戶的平均收益,依舊是一道必答題。

寫在最後

盡管國內在线音樂市場的格局沒有大的變化,但在這個過程中,依舊還有一些歷史遺留問題需要解決。“不正當競爭”帶來的危害不僅是音樂本身質量的下滑,更是整個行業的失落,而最終接受這一惡果的必定是用戶。

業內人士指出,反壟斷的背景下,在线音樂廠商的版權差異越來越小。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取消獨家版權在一定程度上其實是一樁好事,用戶爲了一首歌頻繁切換音樂軟件的情況將得到改善,並且用戶的使用成本也會相應的降低。

但兩家巨頭的“嘴仗”,解決不了未來新的增長點的問題,而老的問題也並未完全解決。未來的出路在哪裏不確定,但肯定不會在“互撕”上!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2024/05/07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