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摘下第四朵「雲」?

ToB行業頭條 發布於:2021-12-13

雲計算早已被看作是行業下一個增長點,而阿裏雲开始盈利,無疑爲互聯網公司轉型ToB注入一劑強心劑。

來源  /   光子星球 

作者 /     張進       

2021年第三季度,衆多互聯網企業都交出十分糟糕的財報。

在一張張不好看的財務報表中,雲計算業務卻成了少有的亮點。

11月18日,阿裏巴巴發布2022財年第二財季業績報告,雲計算收入同比增長33%至200.07億元,並連續四季度盈利,營收佔比接近10%。

早在7月,阿裏巴巴CEO張勇把阿裏雲稱作是“阿裏巴巴面向未來的第二增長曲线”,表示阿裏雲2020年銷售額已突破6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0%。

雲計算早已被看作是行業下一個增長點,而阿裏雲开始盈利,無疑爲互聯網公司轉型ToB注入一劑強心劑。

但這不只是互聯網巨頭的生意,雲計算的參與者遍布整個信息行業,主要包括通信設備的生產商、運營商、IT解決方案供應商。

目前,在公有雲市場(IaaS+PaaS),較穩定的前三強是阿裏雲、華爲雲和騰訊雲,佔據了國內近七成市場。

剩下的三成市場由天翼雲、百度智能雲、金山雲、京東雲、浪潮雲等一衆廠商瓜分。

01

到底誰是第四名?

阿裏雲憑借着先發優勢,市佔率常年約爲華爲雲和騰訊雲之和。

隨着後兩者不斷發力,阿裏雲的市場份額在不斷被蠶食,華爲雲與騰訊雲暫時平分秋色,但外界認爲唯有華爲雲有機會與阿裏雲比肩奪魁。

前三強優勢明顯,第二梯隊的玩家衆多,且玩法不一。

浪潮雲背後有在B端市場盤踞多年的浪潮集團,在政務雲領域一馬當先,但隨着華爲雲入場,其份額掉至第二;

電信旗下的天翼雲被看作是“國家隊”參賽;百度雲將战略重心轉移到AI細分市場,勢要走單點突破战略。

僧多粥少,一衆玩家搶奪剩下的三成市場,第二梯隊異常擁擠。

隨着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局面逐漸呈現由朦朧轉向清朗的趨勢,露出它本來的面目。

9月13日,國外研究機構 Canalys發布中國雲計算市場2021年第二季度報告顯示,中國的雲基礎設施市場在2021年第二季度增長了54%,達到66億美元。

阿裏雲、華爲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分別以33.8%、19.3%、18.8%、7.8%的市佔率位列前四名。

四大雲服務提供商二季度總體增長56%,佔雲計算總开支的80%。其中,百度智能雲的增速高於整體市場增速,同時也高於四大雲服務提供商的總體增長率。

然而,根據另一機構口徑,國際數據咨詢公司IDC的《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2021上半年跟蹤》報告顯示,中國公有雲IaaS市場,阿裏雲、騰訊雲、華爲雲位列前三甲,市場份額超七成。中國電信天翼雲緊隨其後,位列第四。

兩家機構數據不同,對於中國公有雲市場服務商份額佔比第四名,在百度智能雲和天翼雲之間存在分歧,或許是統計口徑不一所致。對比2020年Q4,兩家的統計結果第四名也存在同樣的分歧。

如此看來,第四名將在百度智能雲、天翼雲中產生?一位業內人士稱,“百度雲坐穩第四朵雲?

倒不一定,這個行業市場變化快,智能雲產品周期長,還有很多成長空間,允許更多玩家進入。”比如,字節跳動做雲的潛力就值得期待。

02

百度雲被迫轉型

雲計算屬於重資產運營行業,前期需要長期大投入,在未形成一定規模之前,收入很難覆蓋成本實現盈利。

這讓該行業沒能長出很多中小雲廠商,只留下一些大公司競爭。

觀察當前雲計算市場,即便是亞太市場市佔率第一的阿裏雲,仍然持續在技術、營銷等方面加大投入、搶奪份額。

阿裏雲、華爲雲、騰訊雲三者的產品模式大致相同,都專注雲基礎設施市場,爲合作夥伴(PaaS/SaaS/ISV)提供雲技術架構。

但是目前IaaS雲服務市場,基本被阿裏雲、華爲雲和騰訊雲包攬了,而且競爭激烈,後面的玩家很難再分得一杯羹。

“這行太卷了,都在打價格战,公有雲市場認可度較高的就這前三強,其他雲在公有雲市場基本沒有存在感,賣不出去,”一位雲代理商給記者分享,“我之前一客戶項目,同時有幾家雲代理商在接觸,騰訊雲代理商給完折扣後,阿裏雲代理商又給折扣,接着華爲雲代理商再參一手”。

“代理商利潤都放完了,只有找原廠了,原廠只要知道這個項目有其他雲在跟,就會再核算一遍利潤,只要有利潤就會去搶項目。”

雲計算領域有幾種商業模式。

第一種是以阿裏雲爲代表的雲廠商,通過C端的用戶流量優勢來吸引SaaS合作夥伴(國內SaaS層主要產品以廣聯達、易聯雲、用友、金蝶等垂直領域公司爲主),他們公开表示不會從事SaaS業務,而是爲SaaS(通過網絡提供軟件服務)和ISV(獨立軟件开發商)合作夥伴提供雲基礎架構,就是只做IaaS+PaaS服務。

2019年,阿裏雲發布“不做SaaS,倡導被集成”的生態策略,承諾把企業服務的空間交給對業務領域和企業有深度認知的夥伴。

今年,阿裏雲宣傳稱已經培養出一批雲上營收過億的合作夥伴。

華爲也啓動“華爲雲SaaS星光計劃”,投入2億基金賦能1000家SaaS夥伴,共同拓展市場。

第二種是既爲SaaS和ISV合作夥伴提供雲基礎架構,也自己做SaaS產品:騰訊雲相較更聚焦自身產品。

騰訊雲設立SaaS生態計劃,利用騰訊會議、騰訊企點、騰訊電子籤等通信與效率辦公SaaS工具,和SaaS合作夥伴合作創新。

第三種則是以百度智能雲、浪潮雲爲代表,專注於一個細分市場或者一個技術方向。

做B端的生意與C端相差很大,不同行業情況不同,不同企業面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C端更注重產品力,B端需要的是一個個解決方案。

阿裏雲智能總裁張建鋒曾經說過,一個企業不可能理解所有的行業,所以阿裏雲要和專注這些行業的SaaS企業結成合作夥伴,當初進入雲計算市場,首先看重的便是它的通用性。

阿裏雲、華爲雲目的在於做雲生態,從大力投入做底層IaaS平台,再與SaaS垂直領域的企業結盟,以此進入到整個雲計算市場,這也是緣何現在前三強都在搶佔公有雲市場。這也是全球公有雲龍頭廠商AWS的商業模式。

在三家強勢優勢的擠壓下,其他公司活得並不好。

2019年,百度將雲品牌轉型爲“百度智能雲”,突出百度對AI技術的布局和應用。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爲,這是百度雲的一個迂回战術,在公有雲市場競爭不過,便轉型AI雲了。

百度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314億元,淨利潤54億元。

財報歷來只給好看的,因而沒有公开智能雲的具體營收數據,僅披露同比增速爲71%,連續三個季度營收增長超過55%,並表示其“引領百度核心營收穩步向前”。

新浪一位雲計算工程師告訴記者,新浪用的是阿裏雲,各方面都不錯,同時騰訊雲和百度雲的產品也都使用過,“騰訊雲的功能較少,但比較穩定,百度雲產品功能正確率不高,圖片識別功能不太準,價格是最便宜的”。

作爲AI賽道中較爲出圈的公司,商湯、雲從、曠視、依圖,被冠以“計算機視覺四小龍”的稱號,常年面臨巨額虧損,被外界稱爲“喂不飽的四小龍”,AI也被看作造勢而生、泡沫。

在AI賽道還未飛出一條巨龍時,百度雲搭載着AI能率先衝出來嗎?

或許對於百度智能雲而言,在公有雲市場強敵環伺、難有起色的背景下,在細分市場突出優勢,可能只是階段性的正確選擇。

但當AI成爲百度的特色和重點,試圖以此形成差異化競爭的同時也是一種束縛,一位業內資深人士稱,未來,百度智能雲或許需要突破AI標籤才可能實現更多元化的發展、拓寬產品的邊界。

03

“國家隊”搶灘政務雲

相比百度智能雲的半路轉型,金山雲則是來不及轉型。

與頭部阿裏雲相比,財報顯示,2020年第四季度阿裏雲的營收達161億元,約爲金山雲的8倍多。阿裏雲年收入破400億元,金山雲收入只有近66億元,完全不在一個量級。

即使與百度智能雲相比,金山雲的收入也遠不及。據2020年Q4百度財報顯示,百度智能雲年收入約爲130億元,接近金山雲年收入的兩倍。

可以說,金山雲已經離第一梯隊太遠,甚至在第二梯隊也在中下遊晃蕩。

翻看金山雲一路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雲計算時代的一個跟隨者的悲哀,金山集團、小米集團、獵豹移動這三家客戶在2017年合計爲金山雲貢獻了56%的營收,而到2018年、2019年這一數字分別爲60%、57%。

即合計貢獻營收超50%的三家大客戶,都是自家兄弟,且在2020年各雲廠商均增長的時期金山雲反而迎來頹勢。

原因在於其超級依賴互聯網行業,且除兄弟公司之外沒有其他大客戶,這跟金山雲入局晚不無關系。

而隨着互聯網紅利見頂,雲計算正從互聯網行業向交通、醫療金融等行業滲透,金山雲在這些傳統行業並沒有優勢,布局也相對單薄。

之後金山雲連續在優勢領域視頻雲、遊戲雲被騰訊雲擠壓,其在公有雲市場競爭阻力越來越大。

在記者的調查過程中發現,除了業內人士,很多用戶甚至都不知道有金山雲的存在。

當年的“All in Cloud”战略之後,金山雲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雲服務不一定要做到第一,但必須是前三前五。

雷軍更曾公开表態:我們的態度很低,大的巨頭喫肉我們喝湯,我們甘愿當小弟。只要三到五家裏面有我們,我們就一定能成功。

事實情況是,金山雲在第二梯隊不能做到頭部,又不如天翼雲、浪潮雲在政務雲領域擁有不可替代的優勢條件,金山雲逐漸只成爲“自己的雲”。

不同於在雲計算風口中搖擺不定的金山雲,諸如天翼雲、浪潮雲這類廠商利用自身優勢搶灘政務雲,在雲時代佔得一席之地。

據IDC最新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政務(公有雲)市場規模達到了81.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1.59%,成爲各大雲廠商爭奪的主陣地。

而天翼雲以25.3%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一,目前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承建了16個省級政務雲平台,覆蓋130個地市,打造了1000余個智慧城市項目。

一位雲計算代理商稱, “天翼雲的產品基本都賣給聯系比較密切的政企或者電信自己旗下的各業務在使用,通常按成本價來打包售賣”。

天翼雲和華爲雲一樣,在政企方面擁有深厚資源,因此才能迅速實現搶灘圈地。此外,阿裏雲也在政企服務市場不斷發力。

一位阿裏雲高級項目經理告訴記者,天翼雲和華爲雲建立的這種政企優勢很難被打破,在他交付的客戶中,政企佔比不算多。

在政務雲領域,浪潮雲曾經也憑借浪潮集團產業鏈積累站在潮頭。

浪潮雲的模式不同於其他雲廠商,提出“行業雲”專屬雲,爲用戶提供個性化、可定制的雲服務支持。

一位前浪潮雲員工稱,浪潮雲的負責人平時都能直接和地方一把手談合作。

互聯網企業做雲業務,遇到這種自帶背景、資源的競爭對手,只能甘拜下風。

根據IDC數據統計顯示,政務雲基礎設施廠商市場份額前幾名常年由浪潮雲、天翼雲佔據着,直到華爲雲的加入,市場格局才發生改變。

2020年的政務專屬雲市場規模達18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75%。

在該子市場中,排名前三的廠商順序爲華爲、浪潮和紫光,共佔有87.05%的市場份額。

而在公有雲市場,華爲雲也憑借拿下政務雲的市場實現快速趕超騰訊雲,躋身前二。

信息安全方面的考量,也是一部分政企優先選擇天翼雲、華爲雲的原因。

一位曾任職於某大型央企的人士稱,即便公司最高負責人曾經是從騰訊出來的,但僅在公司的公有雲上用的是騰訊雲產品,公司的私有雲選擇了另一家。

憑借着“國家隊”的優勢和行業積累打造的“行業雲”專屬雲,天翼雲、浪潮雲在政務雲領域割據一方。

04

最後的話

隨着各互聯網企業紛紛入局雲計算,互聯網新秀字節跳動也蠢蠢欲動。

此前,字節跳動一直搭載的是阿裏雲的產品,在財報會議上,阿裏承認一個重要客戶因非產品原因放棄了和阿裏雲海外業務的合作,外界普遍認爲客戶指的是字節跳動的TikTok。

火山引擎作爲字節跳動的雲產品官網,已經上线了一部分雲基礎產品,也有相關“萬有計劃”生態夥伴招募,包括分銷、解決方案(包括ISV、SI、SaaS、IaaS供應商等)、服務夥伴。

對於一直以來強勢發展的字節跳動,在雲上是否會後發制人,一位業內資深人士認爲,“不一定,字節跳動做的雲計算產品很好,比騰訊的PaaS產品好,但是市場不會特別大,不如Iaas產品的通用性高,這些產品我需要,不代表其他人需要”。

面對巨頭林立的雲服務市場,各家優勢明顯,第二梯隊的各玩家需要擔心的是如何破局前行。

新入局者面對格局穩定公有雲市場,更需要找到突破口,給出出奇制勝的一招。

但同時,當前雲計算仍然是一片未知海域,各家都在摸索着前進,雖然玩家衆多競爭激烈,卻仍未形成穩定格局。至少到目前爲止,還沒有誰穩坐第四把交椅。



2024/05/08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