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還有救嗎

財富嚴選 發布於:2022-02-03

行業概況

互聯網行業屬於過去十年國內發展最快的行業,而最近兩年由於反壟斷以及疫情對經濟的影響,使得整體的增速有所下降,而恰好因爲這兩個因素同時發生,使得市場認爲互聯網公司的賺錢能力比過往大幅弱化,甚至淪爲公共事業。

所以,對於互聯網行業的分析,我們首先要釐清一些基本事實。

比如我們可以看到電商行業在21年的增速有了比較明顯的下降,但實際上如果我們跟整體的社零消費對比的話,電商增速還是顯著高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電商21年的增速還是基於20年的高增長基數下實現,而社會零售增速在20年的時候是下跌的。所以21年電商的增長含金量是要比總體社零增長的含金量要高出不少。

而具體滲透率方面,也可以看出行業整體的趨勢依舊在穩定增長當中,只不過爆發力有所下降。

所以,如果認爲未來長期視角下整體的消費增速會重新回到一個GDP附近或者略高於GDP的位置,那么電商未來的中長期增速保持在兩位數以上還是可以期待的。

廣告方面,國內的廣告行業規模大概9000億出頭,而現在互聯網廣告的規模也就3000億-4000億,未來隨着經濟回暖廣告這一塊也大概會重新穩定增長,並且互聯網廣告也很有可能繼續侵蝕傳統廣告的份額。

而今年互聯網行業廣告業務受損,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K12賽道金主沒了,這對於互聯網廣告行業來講是一個階段性的重大打擊,但這對於未來的空間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因爲必然會有其他廣告主把份額給佔據掉。

以上兩個例子,都一定程度表明當前互聯網行業的基本面很可能存在低估,接下來我們再從幾個核心領域來進一步了解當前的互聯網行業投資價值。

細分領域競爭力分析

首先,是互聯網賽道裏面最值得關注的第一大賽道——雲。

關於雲賽道的行業空間,以美國爲例,當前IT佔GDP支出爲5%,未來預計可以去到10%,而當下只有20%的應用是上了雲,未來剩下的80%都要上。

光這一塊,美國的雲賽道市場就有8倍空間,如果考慮到未來有更多的應用出現,保守估計將超過10倍以上。

而中國的市場空間,則是在這個基礎上起碼再翻一倍,也就是15-20倍的空間。

阿裏對於2020年到2025年雲賽道的增長預期,也基本達到年化37%的水平,如果後五年保持在年化25%-30%的增長,那么也基本達到十年15倍的空間,跟前面的假設相互印證。

我們再從終局思維的角度出發,假設中國十年後GDP爲150萬億,IT支出佔比爲8%,雲計算支出佔比爲50%,給20%的淨利率(實際上龍頭遠遠高於這個利潤率),那么雲賽道的行業利潤將會達到12000億。

我們假如給這個利潤率10PE,那么這個行業的前瞻市值空間就可以達到12萬億了。

其中的四分之一由騰訊阿裏拿下,那么這一塊的市值空間就足以達到3萬億

而騰訊和阿裏現在市值加起來也就5萬億左右,也就是說未來十年光是雲這個業務,保守估計就可以再造半個阿裏和騰訊了。

所以,雲賽道必然是未來互聯網行業當中,提供增長曲线的重要業務

遊戲方面,海外手遊市場的規模目前是國內市場的1.6倍,而騰訊在海外的市場份額佔比僅僅只有10%,其他廠商普遍就更低了。這意味着單就遊戲業務這塊,未來十年國內大廠利潤翻倍還是可以期待的。

總體來看,全球遊戲行業規模預計在2025年前後來到2000億刀,假設中國的龍頭公司在裏面佔據了25%左右的市場份額,則能有500億刀收入,折合人民幣約3200億,給30%的淨利率,則淨利潤爲1000億,給10PE,能夠支撐10000億市值

然後是電商業務。

首先目前總體的线上零售額大概是9.81萬億,而滲透率爲30%不夠。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這個滲透率會持續提升,我們保守一些來看,比如渠道40%,結合4%的零售增速,那么2025年整個電商盤子大概就會有14萬億左右,假如給14萬億的盤子約2%左右的淨利率,那么利潤空間則預計有2800億,給10PE下來,這裏就有2.8萬億。

算到這裏,我們大致可以評估出,光靠雲、電商、遊戲這三個大業務,就足以支撐起6.8萬億的市值空間。

而當下中概互聯前十重倉市值合計爲9.5萬億,剩下的滿打滿加起來算10萬億。

我們把上面三大業務扣除掉,也就是說只要3.2萬億,你就可以买下外賣和到店服務、金融支付、新零售、互聯網廣告、社區團購、AIOT、AI、大數據等潛力業務。

或者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看,美國一個蘋果就可以直接打包兩個套餐,买下中國最頂級的一批互聯網企業

注意是打包兩個套餐,不是打包一套,這得多便宜。

配置基金

最後是基金方面,互聯網相關的基金有很多,但基本沒有太合適的主動基金。總體而言有分別有中概互聯、恆生互聯、恆生科技、中美互聯。

接下來給大家逐個說一下。

首先是中概互聯,如果不考慮美股情況,我認爲是可以直接選擇這個的,這是互聯網成分最純的指數,並且騰訊阿裏的含量極高,而在互聯網行業裏,這兩家公司又恰好是當前性價比比較不錯的,所以佔比含量高也說明整體的性價比好一些。

相比之下,恆生互聯就均衡不少,但是同時意味着一些沒那么便宜的公司的佔比也不低,比如美團和快手,所以相比之下我會覺得沒那么好。

然後是恆生科技,這個指數互聯網成分含量相對低一些,但也還好,如果喜歡再分散配置一些港股科技股的話,是可以考慮,但是港股的科技股公司當下的估值我不太好評估,所以想买的朋友要想清楚這點。

最後是中美互聯,這是當前唯一一家打包中美兩地互聯網龍頭公司的指數,好處是非常均衡,壞處是如果你只想买中概股那就不合適,另外如果美股接下來加息,不排除對於互聯網龍頭的估值會有進一步打壓,從而影響表現。性價比方面,國內的二线中概股公司其實比起美股的互聯網龍頭而言反而差一些,比如FB也就20PE出頭,谷歌微軟這些也就30PE附近,他們的業務結構也比較不錯,相對而言確定性是要比國內的二线互聯網公司要好。

當然,买這個的話自然還是要做好美股回撤所帶來的影響的心理準備。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2024/04/29 - 外匯經紀商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