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觀察丨威馬上市:三年虧損175億,銷量落後、現金流緊繃

大摩財經 發布於:2022-06-02

出品|大摩財經

威馬最終還是奔赴港交所,與“蔚小理”匯合了。

6月1日,威馬在港交所主板遞表,海通國際、招銀國際和中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目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已經較爲明朗。頭部梯隊“蔚小理”2021年銷量均越過9萬數量线,距離“10萬俱樂部”僅半步之遙。而威馬去年交付量只有4.4萬輛左右,還不到頭部梯隊的一半。

2020年,威馬創始人沈暉曾和美團創始人王興立下賭約,約定如果威馬2020年進入新勢力交付量Top 3,王興要親自送一份外賣給沈暉,如果沒達到目標,沈暉要送王興一輛車,品牌不限,價格不限。

王興後來有沒有收到車,外界並不清楚,但是威馬的掉隊,已經顯而易見了。

三年虧損175億

威馬成立於2015年,彼時國內造成新勢力方興未艾,蔚來剛剛成立一年,小鵬和理想也在同年成立。

不同於“蔚小理”的跨界造車,威馬創始人是現年52歲的沈暉,後者曾在汽車工業領域深耕多年,創業前曾擔任沃爾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

創始人風格不同,也導致威馬與一衆造車新勢力的發展模式不同。威馬創立後就走上了自建工廠的重資本模式,並在2018年實現自有工廠量產。目前,威馬位於浙江和湖北的兩個生產基地總產能已經達到25萬輛。

與所有造車新勢力一樣,在沒有達到足夠多的產能及銷量之前,威馬的年虧損逐年增加。2019年至2021年,累計虧損接近175億元。其中,2021年威馬淨虧損82.06億元,調整後淨虧損爲53.63億元。

相比之下,蔚來、小鵬、理想2021年淨虧損分別爲40.16億元、48.63億元和3.22億元。也就是說,威馬銷量僅爲蔚來和小鵬的一半,但虧損高出一倍。

IPO前,沈暉夫婦共計持有威馬30.82%股權,雅居樂集團持股6.46%,百度持股5.96%。除此之外,股東名單還包括紅杉、騰訊等機構,以及何鴻燊家族、李嘉誠家族等港資財團。

值得注意的是,威馬獲得百度的投資是有條件的。彼時,百度與國內幾大造車新勢力均有接觸,但由於百度投資條件苛刻,要求被投車企不可以做自己的自動駕駛,最終只有威馬接受了百度投資。此後,威馬在自動駕駛技術上深度綁定百度Apollo,2021年4月上市的威馬W6正是搭載了百度Apollo智能駕駛系統。如今,百度已經親自下場造車,威馬的處境可想而知。

銷量落後

憑借自有工廠的優勢,威馬也曾位列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2019年,威馬共計交付16876輛,在造車新勢力中僅次於“老大”蔚來。時移世易,威馬逐漸掉隊,先是跌落至第二梯隊的領頭位置,如今威馬連這個位置都很難守住了。

2019年到2021年三年期間,威馬累計交付不足8.4萬輛。相比之下,“蔚小理”三家均已在2021年突破9萬輛大關。三年銷量比不過對手一年,威馬要拿什么追?

威馬不同於“蔚小理”的直營店銷售模式,而是採用直銷+經銷模式,且主要採用經銷模式。截至2021年底,威馬共有621家經銷商,但其中接近400家的威馬體驗館僅提供車輛展示,並不賣車。

爲擴大銷售規模,威馬近三年銷售和營銷支出都維持在9億元以上,2021年達到9.8億元,在總營收佔比20%。相比之下,威馬在研發投入上卻逐漸吝嗇。2019年至2021年,威馬研發投入分別爲8.93億元、9.92億元和9.81億元,佔同期營收比爲50.7%、37.1%和20.7%。

對於一家車企來說,業內有個普遍的共識:想要做到盈虧平衡,一年的產銷量要達到10萬輛。考慮到造車新勢力在研發和銷售上都需要高投入,想要做到盈虧平衡,可能更難。

2021年9月,平安證券發布研報稱,造車新勢力持續的高研發投入和快速拓展的銷售服務渠道將繼續拖累業績,想要達到盈虧平衡預計需要800億元的年營收規模。按照目前新勢力造車每輛車的價格在20萬-40萬元計算,車企的年銷售量需要在20萬-40萬輛。

銷量比不過競爭對手,威馬還多次陷入自燃事件中。據媒體報道,威馬先後找了不下8家電池供應商,內部還立項過數十個電池包項目,每個項目都是和供應商單獨开發。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電池產能帶來的“卡脖子”,但同時面對如此多的電池供應商,質量把控難度必然會加大。

據不完全統計,威馬首款車面世至今,至少被曝出11起自燃事故。事故多集中在威馬首款量產車威馬EX5上。2020年10月,因存在安全隱患,威馬召回了2020年6月8日至2020年9月23日生產的1282輛存在缺陷的汽車。威馬將隱患歸結於電池供應商在生產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可能在極端情況下導致電池短路,繼而引發電池起火。

雖然質量問題是車企的命門,但回顧“蔚小理”,誰又沒在泥潭中滾過。

市場觀點認爲,威馬掉隊最主要的因素是沒有找準市場。2018年9月,威馬推出首款車型EX5,截至目前,威馬共有四款在售車型,主打的是10萬-20萬元的汽車消費市場,這個價格區間大部分消費者購买的是家裏的首台車,主要解決出行問題,出於便捷、續航等原因大多數消費者會優先考慮燃油車。體現在市場上,威馬EX5和小鵬G3銷量遠低於蔚來ES6和理想one。

今年3月,特斯拉率先拉开新能源汽車的漲價潮。隨後,比亞迪、小鵬、威馬、哪吒汽車、零跑汽車等紛紛跟漲。在行業普漲的大前提下,主打性價比的威馬無疑面臨更大的壓力。

現金流緊繃

盡管沈暉一直強調“新造車的上半場才剛剛开始”,但沒有資本市場助力,威馬明顯捉襟見肘。

今年3月,威馬剛剛完成近6億美元的D輪融資,累計融資額達到350億元。威馬的D輪融資自2021年10月开始,到2022年3月最終完成,其中今年一季度融資規模約爲6.8億元。

即使已經通過股權融資了350億元,威馬還需要銀行貸款度日。截至2021年末,威馬有息負債已經接近百億規模,在手現金只有41.56億元。

到了今年一季末,威馬完成新一輪股權融資的情況下,在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縮水至36.78億元,同時有抵押的銀行貸款從47.5億元減少至約39.7億元。

威馬在招股書中披露,其位於浙江及湖北的生產基地,有部分物業已經用於抵押貸款,貸款規模10.82億元。如果威馬無法如期還款,可能需要放棄相關生產线。

威馬最初的目標,是登陸科創板。今年1月底,證監會披露威馬已經完成上市輔導,具備了輔導驗收和申請上市的資格。但隨着國內上市條件收緊,威馬科創板上市被擱淺,直到今日轉战港交所。

有市場消息稱,威馬本次IPO計劃募資10億美元(約合78.5億港元)。今年上半年,蔚來先後登陸港交所和新加坡交易所,但不管是港交所還是新交所,蔚來均採取“介紹上市”的方式,不發新股也不募資。而小鵬和理想在港股上市時,分別募資140億港元和118億港元。

在二級市場整體低迷的當下,資本對遲遲未能盈利的造車新勢力熱情已經大不如前。港股市場,理想年內跌17.69%,蔚來相比回港時的發行價已經下跌15.6%,小鵬股價更是已經腰斬,年內跌50.11%。

相比競爭對手,威馬近年來的銷售數據並不理想,技術能力也不突出。此時赴港上市,會有個好的估值嗎?

追加內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內容哦 !

2024/03/28 - 外匯經紀商評分